睽違13年的續作,<阿凡達:水之道>如同第一集一樣如此的令人驚艷,帶給觀眾深受震撼的觀影體驗,相比於第一集的<阿凡達>,第二集部分重點聚焦在家庭與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繫。但今天我想就劇中橋段,聊聊我所體驗到的兩性感情問題。
電影令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段情節是:男主角蘇傑克(Jake Sully)為了保護家人,放棄森林及族長身份,帶著家人來到另一個礁人族尋求庇護。當他們剛到礁族部落時,礁族公主喜芮亞(Tsireya)正好浮出海面,走上陸地,和蘇傑克的二兒子婁克(Lo’ak)四目交接,看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很美。
雖然一見鍾情已經是電影裡常見的劇情,這樣的在小說還是電視劇裡的橋段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當中嗎?如果發生了,它是可靠的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見鍾情式的愛情」吧!
一見鍾情,意指你在某地方和某人偶遇,你們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因為外貌或氣質上的魅力,可以在毫無相處的前提下,卻已然被吸引,開始渴望和他發展更進一步的關係, 甚至期待墜入情網。
我知道有不少人是相信的,特別是憧憬浪漫以及戀愛經驗尚淺的人,我年輕時也挺相信有這麼一回事,認為遇見了愛情是一種緣份,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無法逃避命定的偶然機遇,是如此的奇妙!
但隨著年紀增長,談的戀愛多了,我開始明白,一見鍾情的感覺有時有賭運氣成分,畢竟快速發展的感情,在現代社會,要注意的是,會不會一不小心遇到「反社會人格」的人?如果,在一見鍾情的關係裡,高估對方看成是世上最完美的人,沒有先睜大眼睛打量對方的人格特質,就盲目的願意為對方做任何事,付出所有,很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傷害,最後換來悲痛的結局。
然而,如此羅曼蒂克的相遇,彷彿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這樣的愛情開端也許是許多女孩男孩們心中所愛幻想的場景。
》》推薦閱讀:如何分辨我們之間是愛情還是友情?

那麼,我們一見鍾情的時候,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因素會讓女孩男孩們誤認就是愛情呢?
外貌促使一見鍾情
如果「外貌」是做為選擇另一半的首要條件的話,那外貌協會的人只在乎自己另外一半的長相是否符合自己的美學標準,至於這個俊男美女性格適不適合自己卻完全不在乎,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型,馬上就墜入愛河,一見鍾情的比率就會比其他人來得高。
愛情只為投緣的人開啟
所謂的愛情就是把對方當作是自己某些「未實現的理想自我」的替代品,對方身上擁有我們想要的特質、東西,潛意識認為得到了對方就是得到了理想中的自己。
若男女之間擁有類似的人格特質、興趣或價值觀,就會有一股莫名的熟悉感,彷彿彼此早已認識多年,也更容易建立起信任,相互理解和交流,進而在對方身上找到安全感。
所以說,一見鍾情的背後,或許只是因爲對方和自己更相似,從而愛上彼此。
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
如果一個人第一次見面時,就誇耀你讚美你,表達了對你的喜歡,你也會喜歡他們嗎?心理學研究的答案是肯定的。
因爲讚美永遠比批評更有影響力,從喜歡自己的人那裡,讓我們覺得自己被欣賞了,從而得到認可與被接受,自信心自然也提升許多,因而也會對對方的感覺印象更好,更具有好感。
》》推薦閱讀:真愛伴侶怎麼找?三個相處感受,告訴你是不是遇到愛情中對的那個人

如果你問我,一見鍾情是否靠譜,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有的一見鍾情的戀人像個童話故事般的有個快樂的結局;有的一見鍾情的戀人隨著接觸的加深,新鮮感不再,腦部的神經細胞也就難以再興奮起來,浪漫、強烈吸引和如置身雲端的愛的感覺便消失了。之後,一見鍾情的魔法就此消失而分手。
一見鍾情只是彼此愛情的開端,但愛一個人很容易,若要與對方長期相處並保持愛的感覺卻不簡單,你們能走多遠,能有多幸福,在於你們彼此如何經營感情了。
》》推薦閱讀:情人該選喜歡的,還是適合的?